【觀眾調查】博物館療癒力升級之必要 Part2 :後疫情時代, 觀眾期待的博物館功能是?

 





近日,因研究博物館疫情後參觀人數時,閱讀了陳思妤等人的<新冠肺炎疫情對臺灣民眾參觀博物館決策之影響>。文中在2020年5月18日至6月1日針對兩大類民眾做線上問卷調查,兩大類民眾包括關注博物館之民眾及一般社會大眾。

根據文中調查結果,疫情結束後,希望博物館提供的功能比例,比例最高者為休閒娛樂,第二是帶來平靜與撫慰人心,第三則是學習,第四維持社交距離下的社交互動。

這樣的調查結果讓我有點意外,又有點驚喜。

驚喜的是,"帶來平靜與撫慰人心"以及"逃離疫情帶來的壓力",這兩點如同我先前的觀察與呼籲,顯見博物館的療癒力備受期待,提升療癒功能也的確是趨勢所需。意外的是,在以學習至上的台灣,期待博物館帶來平靜與撫慰人心的比例成長之快有點出乎我意外。

坦白說,若是在三五年前,我或許也會選擇希望博物館提供的功能為學習。當然,最好是無痛學習

然而,因為經歷過一段身心不佳的日子,讓我遠離了博物館。爾後,即使身心恢復,我依然沒有恢復以往的參觀頻率。等到疫情來臨,突然恍然大悟,為什麼身邊很多人休假日不會選擇去博物館。

或許是,為什麼休假日還要去學習呢尤其如果展覽內容與我無關?

 

這段體悟,我在2021年就寫成從博物館親密觀眾到非觀眾的日子:後疫情時代,博物館療癒力升級之必要>,裡面也整理了一些國外相關案例與文章。

 

回到調查結果,觀眾期待博物館「帶來平靜與撫慰人心」的比例攀升,個人覺得很正面,因為,觀眾有很深的期待,將心裡的平靜也期許能託付到博物館手上,這或許會是博物館與觀眾之間的新起點。這幾年來,國際博物館界也積極倡議與行動,博物館增進觀眾的身心健康,尤其疫情來臨後。

 

博物館新舊功能的交替轉換

事實上,「學習休閒娛樂都是博物館傳統六大功能。

傳統六大功能:典藏、研究、展示、教育、溝通傳達、娛樂。研究所教授嚴詞叮嚀,說四大功能者不及格。實際上,後兩者因為被眾人忽略,也經常效果不彰。

不過,在2022年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都翻新博物館定義之後,相信不再僅有六大功能,且studying一詞已被移除。

 

順應時代的新功能社會關懷療癒促進心理健康與福祉

不僅是疫情影響,近年追求身心健康意識抬頭,國外博物館早已諸多關注如何促進健康福祉領域,疫情後更是加速發展。關注且貼近觀眾需求,臺灣的博物館實在也不應置身事外。以陳思妤等人於2020年5~6月的問卷調查結果來說,在疫情初期,尚未進入三級警戒時,觀眾希望博物館在疫情後能"帶來平靜與撫慰人心"的比例就已升至第二名,學習落至第三名。


今年2月,個人在IG限動以陳思妤等人的調查選項為基礎,再次詢問調查粉絲,疫情過後,希望博物館提供的功能為何?





調查過程,選擇"帶來平靜與撫慰人心"的人數始終領先。相較於原調查結果,此選項比例又提升。反省可能是受我文字影響,不過有粉絲貢獻觀點,認為可能是調查時空背景已有不同。原調查是三級警戒之前,台灣並未受到大幅影響,台灣疫情真正大爆發是在2021年5月,而我的調查則是疫情大爆發之後。

除了時空背景不同,調查對象也有所不同。原調查對象有二,一是關注博物館之觀眾,二是ㄧ般社會大眾。而追蹤我IG且投票者,都是關注博物館之觀眾,且不乏親密觀眾。親密觀眾意指與博物館"關係匪淺"之觀眾(愛開玩笑)。

"博物館觀眾研究的對象除與博物館有接觸的觀眾外,亦包括博物館的潛在觀眾,亦即所謂「非觀 眾」。與博物館有所接觸的觀眾又可依其與博物館互動的關係來分析,分為一般觀眾及親密觀眾。 親密觀眾意指與該博物館有密切互動關係的個人或團體機構,包括會員、志工、捐贈者及同質或異 質合作機構等。一般觀眾則意指自行進出博物館參觀展覽、參加活動或使用圖書資源的一般大眾。(引用自劉婉珍<觀眾研究與博物館的營運發展>p.26)"

雖然投票人數不似原調查人數眾多,但或許也可視為一個關注博物館觀眾的小團體投票,以上提供參考。



除了投票結果之外,特別想提「社交活動」是我想選的第二名。個人認為,博物館其實可以有很強大的社交功能,除了以活動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互動之外,也可以改善社交孤立,這其實也是增進健康福祉的一部分。如大都會博物館的Your Met Art Box,透過藝術盒讓宅在家的成年人也能接觸到藝術,並與志工對話。


博物館人力資源不足,該如何因應 

博物館有展覽,基本上就有教育學習功能,所以期待博物館有學習功能者也無須憂心。只是或許比重可以調整、可以偶有新方向,展覽內容可以調整,或是舉辦幫助觀眾減壓、平靜身心及自我照顧的活動等。活動企劃得好,休閒娛樂/帶來平靜與撫慰人心/社交互動,三種功能甚至可一次滿足。

例如,毓繡美術館舉辦結合頌缽與瑜珈的活動,以及2023/03/17~03/18夜的美術館:潮汐‧塵埃‧半終止結合展覽戲劇與洪珮瑜音樂會,個人覺得相當切中人心,而實際上後者活動也很快額滿,又加開人數,又額滿了。

 

是時候思考博物館如何打破小眾市場

宣稱要做到向大眾開放,成為大家的博物館,然而,捫心自問博物館服務對象還是以小眾為主,也未達到多樣性。如何讓普羅大眾願意來,便要思考博物館非觀眾所需。而且,如林詠能教授<從數據預見未來:人口危機下的博物館趨勢與挑戰>一文所言,因人口危機,博物館觀眾人數也逐漸下滑。

少子化日趨嚴重,博物館又將失去以學習為主的年輕學子觀眾,因此,功能的調整勢在必行。目前針對高齡者的活動日趨增多,那麼熟齡或一般成年人的活動呢,個人以為,這個年齡層正是特別需要放鬆身心的族群,不妨提早規劃為他們帶來平靜與撫慰身心的活動。


欲拉近觀眾距離 :還是要成為觀眾日常所需

令人感嘆地是,臺灣的博物館普遍變化很緩慢,比如有些都還找不到定位,又或者2016年早已呼籲博物館的語言文字要貼近民眾,直至今日還有人以為這是新觀點、新見解,當然或許是依然有許多博物館相關機構,文字仍然偏硬。

可是世界變化如此之快,即使文字易近,對大部分的民眾來說,博物館知識感與學術感仍然厚重,後疫情時代,恐怕難以成為民眾假日去處首選。林詠能教授<從數據預見未來:人口危機下的博物館趨勢與挑戰>文中也提到:

觀眾人數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幾乎所有的博物館至今日為止,參觀人數都尚未回到疫情之前的水準。在觀眾人數成長低於博物館數量增加的情形下,除了要面對來自博物館同業的壓力,也要與其他休閒娛樂設施競爭消費者。


是否該思考如何轉變博物館功能,如何更貼近觀眾生活,成為觀眾日常所需舉凡瑜珈活動、舞蹈、藝術治療、社會處方箋等等,皆是國外博物館經常施展療癒力的方法。想看更多案例,可見上一篇文章。

還是要在世界社會快速變化的洪流中,以不變應萬變呢


參考資料:

1.陳思妤等人,<新冠肺炎疫情對臺灣民眾參觀博物館決策之影響>,<<博物館與文化>> 第 20 期,頁 3~37(2020 年 12 月)。

2.關於博物館與促進健康福祉的諸多文章案例,可參考Museums Association網站中Enhancing Health and Wellbeing專頁。

3.Tim Deakin,<How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Used Conversation to Reduce Social Isolation>,MuseumNext,2022/08/31。

4.林詠能,【博物之島專文】從數據預見未來:人口危機下的博物館趨勢與挑戰,2023/02/22。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