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珍藏台灣醫療價值--王金河、謝緯、孫理蓮特展



(展覽入口主題牆。攝影:胡淞智)

一個日式建築的舞蹈社,一個實驗性的作法、一個與眾不同的聲音影像展。


展覽文案(節選):

當手腳缺乏血液流過時…
半世紀前,在臺灣西南沿海一帶,特別是臺南縣的北門、學甲和嘉義縣的布袋、義竹等鄉鎮,流行著一種「怪病」。發病時,患病的腳通常會變黑,且逐漸擴大,人稱此病為「烏腳病」,又稱「烏乾蛇」。

患者的肢體末端常常潰爛、壞疸,甚至自行脫落,而且一再發生,彷彿有老鼠囓食著腳,不斷、不斷地啃食著。患者經常痛到身體扭曲,無法正常飲食和睡覺,有時精神上也大受影響,許多人躲在幽暗角落裡哭泣,更有人因此撞牆,或喝農藥自殺。

而患部的潰爛,導致生蛆發臭,惡臭味有如死貓、死狗,因而遭到家人遺棄的病患也所在多有。
病痛啃食著患者的身體,也啃食了他們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氣,甚至啃食著親情和友情。儘管如此,依然有人無私地擁抱這些身陷苦痛的烏腳病患。
(文案撰寫:鄭伊絢)


展覽規畫理念


展覽是訴說,半世紀前發生在台灣西南沿海一帶的真實故事。當時烏腳病蔓延,許多人對此病都束手無策,也因為對病因的不瞭解,以為病患是遭到詛咒之人,所以病患經常遭到唾棄和遺棄。

此時卻有三位無私的仁者,奉獻出他們的心力,看顧著烏腳病患。


因為本展覽受限於經費和文物的缺乏,因此在規畫上特別跳脫一般的歷史文物展,結合表演藝術與劇場的表現方式,讓參觀者可以透過聲音裝置,聽見三位主角內心的獨白或對話。透過這樣的方式,讓參觀者進入三位主角的內心世界,也感受當時的氛圍。


王金河、孫理蓮、謝緯主題區影像







謝緯醫師主題區

以手術房呈現謝緯醫師當時為烏腳病患開刀情景,在手術床上投影黑白影像與文字,營造歷史氛圍。



王金河醫師主題區--用聽診器聽一段故事劇場

其實我沒有權力替你決定,
其實我應該親身承擔這種痛苦,

雖然我們知道截肢是為了減輕目前的痛苦,
這也不是個容易的決定。



以王金河醫師的文字筆跡、病歷和歷史文件,布置王金河醫師的看診間,並製作聽診器導覽設備,讓參觀者可以坐在椅子上用聽診器聽王金河醫師的故事,有一種角色扮演與身歷其境的真實感受。比較可惜的是,原本規畫是要準備醫師袍,讓參觀者穿上醫師袍扮演王醫師,一邊聽故事,親身感受身處王醫師當時難以抉擇的心境。不過因為主辦單位未能借到醫師袍而作罷。


王金河醫師本人參觀展覽以及用聽診器聽聲音劇場(照片取自蔡瑞月舞蹈社粉絲專頁)





展覽文物規劃

規劃者特別為展覽規劃展出文物,至台南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商借珍貴的文物與病歷表、診斷書等歷史文件,並規劃複製文物與道具,讓原本毫無展品的展覽,也能有文物呈現。


下圖左:芥菜種教會牛奶站木牌(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提供)
下圖右:謝緯醫師日記本(本展複製)



烏腳病患代步竹椅(台灣烏腳病醫療紀念館借展)



展覽地點:蔡瑞月舞蹈研究社
展覽策畫:鄭伊絢
展場設計:hoodesign+
平面設計:胡淞智
展覽文案
:鄭伊絢
道具製作:胡淞智、沖天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