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與閱讀】觀眾是陌生人、客人還是顧客?思考博物館對待觀眾的心態為何

 

拍攝於國立臺灣博物館


月初在北美館引起軒然大波的宜蘭李老師帶領學生團體參觀事件(註1),不禁讓我想起Zahava Doering1999年發表的文章Strangers, Guests, or Clients? Visitor Experiences in Museums(註2)。已經身處21世紀,臺灣的博物館觀眾經驗,以及博物館對觀眾的心態是否與時俱進地發展呢

 陌生人、客人或顧客?臺灣的博物館對待觀眾的態度,你感受到的是哪一種呢
以及,你比較喜歡或希望,自己得到博物館哪一種對待呢


第一次讀到美國史密森機構Zahava Doering1999年<Strangers, Guests, or Clients? Visitor Experiences in Museums>的觀點,是在辛治寧(國立歷史博物館教育推廣組)接受輔大博館所採訪的一篇文章(註3)。辛老師提到處於當代脈絡和環境之中,思考的關鍵在於博物館的存在目的以及為誰而存在?…..我經常引用Doering(1999)透過不同發展階段界定博物館看待其觀眾的Mindset(心態)…

 

這幾個月來也斷斷續續地重溫了Doering的原文,如辛治寧老師所說,Dorering的實證研究非常具有啟發性。而且不只在她那個時代,甚至是到了當代,都依然有其參考價值。簡言之,Doering將博物館看待觀眾的心態發展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將觀眾視為Strangers(陌生人)強調藏品責任,而非對公眾負責。將觀眾視為陌生人,最糟的是視為闖入者,觀眾應對被服務而感到尊榮。

這個階段是因為最早期的博物館是以學術研究教學為主,例如西元前三世紀著名的亞歷山大圖書館轄下的博物館。這個階段的博物館以物件為導向,花費大量資源來維護藏品以供學術研究,同步發展藏品安全與管理系統,將物件藏品視為首要任務實不足為奇。

 

第二階段Guests(客人)開始努力服務觀眾,通常以教育活動來達此目標。但還是客隨主便,以博物館為主,提供博物館所界定的觀眾需求。

 

第三階段Clients(客戶、顧客)觀眾不再是博物館的附屬,博物館將觀眾視為顧客,顧客有其期待和需要,而博物館有義務理解和滿足。辛治寧老師指出,顧客就是衣食父母的概念,觀眾是主體,博物館深信首要任務就是服務觀眾。

 以上三個階段的翻譯,參考辛治寧受訪文章與Zahava Doering原文

 

Dorering也提到,當他們開始關注訪客需求從參觀者的角度來判斷或評估需求時,至少有兩個傳統反對意見。

1.    覺得博物館迎合參觀者,會有害博物館使命以及破壞文化機構的價值。

2.    以訪客為中心的研究像是營利單位的行銷研究。

Dorering認為,這兩點反對意見都潛在假設參觀者的價值觀和需求,天生低於博物館專業人員。 

關於第一點反對意見,在我經驗裡,不管是工作過程親身聽見,或是從朋友口中耳聞,還真沒有少聽過。反對者對於要考量貼近參觀者需求,都不置可否,認為會損及博物館權威學術價值等等。臺灣的博物館館員對待觀眾的態度大多仍然存在一種上對下的心態,這也使得在規劃館務、展覽、教育活動、環境設施時,往往第一時間仍是以知識、物件及博物館角度為優先考量,觀眾的感受與經驗都是被忽略、拋在腦後的。

 

博物館的改變雖然是漸進式的,但是卻是不可避免的。Dorering認為博物館越能尊重和理解不同觀眾的需求,就能越接近他們,並建立信任。辛治寧老師在受訪時也指出,上個世紀,博物館進行了「以物件為主」到「以人為本」的轉移,而21世紀的複雜性與不確定性,博物館需要更創新的觀點,牽涉到的是整個系統的改變,包含博物館的存在價值、態度、目的、準則及執行方式等面向。

 

就我個人長期觀察,臺灣至今依然很多人認為博物館應以物件(或學術)為主,或覺得博物館是「為藏品而存在」。從抨擊李老師的觀眾留言來看,不難發現多數觀眾仍抱持此一觀念,甚至有人不認為北美館一定要對兒童友善,這實在是令人感到震驚的,因為就博物館國際發展趨勢來說,這種觀念已是上一個世紀,甚至更久遠以前的事。

另一方面,即使近幾年許多博物館喊出大家的博物館」、「全民美術館打開博物館等,開始提倡友善平權文化平權或文化近用。然而,博物館及其館員現場人員的心態真的開放了嗎對觀眾足夠友善與設身處地的同理嗎?是否做到賓至如歸呢亦或是依然停留在Dorering所言的第一與第二階段,覺得觀眾被服務就應感到尊榮?以及,是否仍是客隨主便,提供博物館認定的服務而已呢這些都是可以重新思考的。

在這次事件當中也有許多人分享北美館或他館不友善的參觀經驗,與我感受不謀而合,因此著實可以發現,臺灣距離文化平權還有很大一段路要走。

面對參觀者的建議,就算有諸多考量一時無法滿足觀眾的期待,仍可以用包容與開放的態度傾聽或說明,而不是一味地防衛。尤其看到有北美館館員在撻伐嘲諷李老師的留言按讚,這實在有失博物館的氣度,讓人感到遺憾。

 

疫情時代之下,面臨參觀人數大減的衝擊,國外許多博物館紛紛從新思考博物館的定位,與觀眾之間的關係,審視如何提供更好的待客之道等等。2022年國際博物館協會所提出的博物館最新定義,都已將易近性包容性明列其中。這都顯示出,博物館與觀眾的關係如何更為靠近,更加地開放與包容已是箭在弦上的議題。博物館與觀眾之間,不是上對下的關係,應該轉變為平行關係,將觀眾視為顧客,才是博物館持續努力找回觀眾的發展之道。

 

最後想分享的是,研究所時的教授曾說過「從事博物館工作就是必須要愛人、愛物。」

愛物很容易理解,會從事博物館工作的也大多都是喜歡博物館文物或藝術品。那麼愛人」呢?所謂的愛「人」就是要愛你的觀眾,博物館每天要面對的,除了物件之外,就是觀眾了。如果無法去愛你的觀眾,你便做不好這份工作。

 

望周知,也共勉之。



延伸閱讀:梁光余<博物館觀眾抱怨的處理>,<<博物館學季刊>>第二十卷第二期,2006。

 https://libknowledge.nmns.edu.tw/nmns/upload/quaterly/000001062/209000c/200604_109.pdf


內文參考資料

1:岳明國小生參觀北美館 戶外撐傘用餐惹議https://today.line.me/tw/v2/article/x2nBnXw

事件發生過程另可參見李公元Park Lee老師臉書61日文章


2Doering, Z. D. (1999). Strangers, Guests or clients? Visitor experiences in museums. https://www.si.edu/content/opanda/docs/rpts1999/99.03.strangers.final.pdf

3社會參與實踐觀點 - 典範轉移中的博物館 辛治寧老師>,2020博物館社會參與實踐設計思考工作坊

https://reurl.cc/eD6zqM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