詮釋規畫與展示設計:里昂匯流博物館與德國移民博物館


  文/圖: 鄭伊絢 ,《博物館學家的觀察與日常實踐》粉絲專頁作者


(本文受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博物館簡訊》78期邀稿而寫,因《博物館簡訊》有字數限制,因此刊出修改後的簡版,這裡為全文)

博物館展示設計是極為複雜且橫跨多種設計領域的,尤其是常設展,展示物件多元、主題豐富,傳遞的訊息也代表博物館精神與宗旨。展示設計應該扮演怎麼樣的腳色呢?在此分享兩個博物館常設展,德國移民博物館(DeutschesAuswandererhaus)以及法國里昂匯流博物館(Musée des Confluences)。







德國移民博物館將參觀展覽設計為移民過程 

每位參觀者在進入德國移民博物館時,會獲得一張「感應卡」。這個感應卡,代表兩個不同的移民者,一個是從德國移民到美國的德國人,一個是從他國移入德國者。這兩人都是真有其人,在參觀展覽過程當中,遇到感應標籤時,只要將手中的感應卡貼近,就能聽見手中這個人的真實故事,如圖1。



展覽會先經歷從德國移民到美國的過程,透過一個個的抽屜櫃,擺放著登船證明,訴說德國早期移民者的故事:「他們是誰,以及他們為什麼要移民到美國」。 接著告別故鄉的港口,登上階梯進入船艙,房間與走道的設計都與真正的船艙無異。透過不同時代船上設施的變化,來展現移民者船上生活的轉變,如圖2、3。






終於抵達美國港口之後,展覽文字和互動設計貼切地傳遞了移民者既期待又緊張的心情,包括讓參觀者回答移民檢查過程的問題、以圖文呈現無法進入美國又被遣送回德國者的故事,最後還有德國移民者在美國的生活與際遇。 


接著另一棟建築是1945年後移入德國者的故事。同樣透過情境布置的方式,打造許多移民者開設的店面,描述他們從事的行業,另外有一個戲院,撥放著部分移民者的訪談內容。 



展覽整體詮釋概念很明確,再透過「感應卡」設計和逼真的「情境布置」,讓參觀者彷彿真實經歷移民者的生活。 


透過動畫設計貫穿主題、突顯展覽理念 

相較於德國移民博物館,2014年開幕的里昂匯流博物館常設展,看來似乎顯得中規中矩,大部分的文物與展品都只是靜置於展示櫃或展示平台,互動設計只是點綴式、重點出現。 圖4:匯流博物館第一展區一景



但是,匯流博物館常設展很好地處理了當代兩個重要議題的交會,自然與人類(人文)。展覽分為四個展區,一,起源:世界的故事(Origins, the stories of the world)、二,物種:生命的網絡(Species, the web of life)、三,社會:人類劇場(Societies, human theatre)、四,永恆:未來與來世的想像(Eternities, visions of the beyond) 


雖然沒有大量活潑的設計,但是展覽議題與詮釋規畫卻起了關鍵性的作用,並運用動畫與觀眾溝通。展覽的第一個展區,又分為幾個小單元,每個小單元都有一部很簡短又有趣的動畫,介紹各種物種的起源,比如爬蟲類、哺乳類等等。這幾部動畫像是連續劇,彼此之間是接續的,而且最後都不忘提到人類與這些生物之間的關聯,以一種幽默調侃的口吻和畫面去呈現,一遍又一遍地讓你瞭解人類是動物的一部分而已。 





圖5:根據觀察,不論大人小孩,幾乎都會乖乖的坐著欣賞這個小動畫,再起身去觀看旁邊精彩的生物化石與標本。












展覽以宏觀的角度去詮釋人類與物種、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提出不同於以往的人類史展覽的敘事脈絡與問題意識,試圖交代幾個問題,包括「我們從何而來」、「我們的生命網絡」以及「我們的未來」等等,並非只是按照時間軸平鋪直敘地展示人類發展、生活情況,單元間以動畫串聯,取代說教式的敘述。雖然沒有感應卡,也沒有情境布置,但是身為人類的一份子,卻非常能夠有共鳴。參觀完展覽,對於人類與世界的思考,會有不同的視野。





匯流博物館第二展區入口處的文字(圖6)與互動設計(圖7&8)。入口處的互動設計是以體感偵測技術,讓觀眾與螢幕互動,這個設計像是導航圖呈現此區展示的物種及網絡,呼應展覽主題。














什麼是觀眾最滿意的展覽?根據美國史密森機構的兩位研究者—朵林(ZahavaDoering)和皮卡利(Andrew Pekarik)的意見,他們認為觀眾最滿意的展覽是,最能讓觀眾經驗產生共鳴,為觀眾提供知識,堅定和滋養了觀眾原有世界觀的展覽(張譽騰譯,2015:253) 


展示設計為詮釋的一部分:取決於你要帶觀眾去哪裡?

國內博物館著實花費不少心力與預算在展示設計,經常大量使用造景、擬真人物和互動設計,在增加娛樂性方面不遺餘力。但是過度娛樂化,往往容易模糊原本要傳達的訊息與知識性,例如沉浸於德國移民博物館真實的移民故事時,周遭的擬真人物經常讓我驚覺眼前一切是「假的」,儘管娛樂性達到了,真實故事給予的感動也被打斷。

蕭瑞麟教授在中時電子報專欄也寫道:「由『不動』的文物展覽,邁向『互動』的聲光音效,策展模式的確有了全新的面貌。可是,感動呢?…捫心自問,花了三、四小時看完展覽,觀眾可以帶走哪些重點,卻說不太出來。」 

也許是過於害怕靜態的展示無法引起參觀者興趣,因此費心於展示設計,試圖從視覺刺激和其他感官體驗來吸引參觀者。但是,真正讓參觀者害怕的,並非靜態的展示。而是這靜態的展示所要表達的內容他們無法理解,亦或是過於枯燥且無法有共鳴。靜態的展示,毫無引起觀眾興趣的主題與觀點,搭配令人難以消化的文字或資料,特別容易讓觀眾卻步。 

參觀眾多歐洲博物館後發現,大部分的展覽是比較接近匯流博物館的樣貌,以靜態展示、文字詮釋為主,並未刻意追求娛樂性,特殊設計或互動僅重點出現,比例並不高。但是,這些展覽卻有清晰的詮釋觀點與中心思想,猶如一個展覽最後目的地般的存在。再透過分區與分區之間,層層推進,帶領觀眾到達展覽目的地。而展示設計只是搭配突顯和聚焦展覽重點、定位,讓展覽一氣呵成。即使看完大量展品與主題,依然能夠瞭解展覽想要傳遞的中心思想為何。 


德國移民博物館雖然使用了擬真人物、情境布置,但是也是建構在整體的展覽故事線之上。展覽以移民者為中心,試圖呈現移民者的完整經歷,包括內在與外在環境的轉變,如移民者的心境、過程與移民後的生活等等。有如此明確的故事線,再透過文字、情境布置具體呈現出來,展覽故事脈絡與展示設計依舊是一整體,而且擬真人物會使用於單一個(特定)區域範圍內重點使用,不致過於混亂。 

反觀國內博物館展覽,大部分都只是很拼湊的,把各種可能與展覽主題相關的次主題聚集在一起。有些展覽主題非常吸引人,但是往往次主題與主題的關係有些勉強,又或者過於廣博龐雜,因此得到的訊息很混亂。分區之間經常是斷開、不連貫的。 

而此時若是再加上沒有故事性又五花八門的展示設計、互動科技,看似絢爛奪目,卻讓原本已經混亂的展覽主題更模糊。於是,無法讓人深刻地感受展覽核心價值,而只有片段的印象,只能說出有哪些特殊設計,說不出展覽故事的感動或核心價值。 

因此,或許應該思考的是,如何透過展示設計詮釋與溝通,把展覽故事脈絡說清楚、說得讓人感動。以及,當課本內容畫太多重點時,等於沒有重點。同樣的,一個展覽「重點設計」太多,也會失去重點,而且讓展覽訊息複雜化。展示設計不只是將資料數位化、立體化,而是應該扮演關鍵腳色,簡化訊息,突顯重點,讓資料變得易讀易懂,如里昂匯流博物館的動畫影片,不僅有趣,同時具思考性。 

展覽要給觀眾的中心思想為何,如何傳達這個訊息,傳達這個訊息的媒介是什麼,是需要一個完整的考量。每一個互動設計,都應有它的故事性,因為都是展覽故事的其中一部分,不只是單純的娛樂,將學術知識透過展示設計轉換方式呈現,所選擇的主題與內容也必須呼應展覽中心思想與展覽故事,這是需要將展示設計納入展覽整體詮釋規畫才能達到。



布羅許(Brochu 2003)提出一個詮釋規畫基本模式—「5-M Model」,提供所有展覽、古蹟再利用或是任何需要整體思考的計畫運作時參考,「5M」分別是:  

 Management: 包含使命、目標、議題以及可運作的資源、人力與後續維護。 
 Message: 是指想要傳達給大眾,與觀眾溝通的訊息,包括「Big Idea」、主題、次主題、故事線等等。
 Markets: 包括使用者、支持者、目標市場,以及現在與未來對此計畫會有興趣者。 
 Mechanics: 是指大規模與小規模的空間規畫,包括整體設計的平衡、空間分配與舒適度等。觀眾經驗的創造,從決定參觀到回家都需納入規畫,思考「設計」對觀眾的影響。 
 Media: 是所有幫助傳達訊息的媒介,包括藝術、互動裝置、音樂或影片、摺頁等鮮明有效果的方式。

 
展示設計沒有標準答案,也不能依樣畫葫蘆,因為每個博物館空間、屬性、蒐藏都不同,展示設計應該幫助博物館突顯其特色與展覽重點。將展示設計納入展覽整體詮釋規畫,在評估使用何種媒介時,可以整體思考這是否符合博物館定位、幫助傳遞訊息以及後續維護的考量,使用比例孰重孰輕、是否造成空間擁擠、模糊焦點等問題,對觀眾感受與展覽整體氛圍也應有更謹慎的評估。 

舉例來說,科博館的程延年教授在受訪中提到,國外重要的自然史博物館並未在大廳展示機械恐龍,並未讓展覽走向娛樂化,這便是關乎到博物館本身定位的問題,要堅守自己的本位,不走向娛樂化,甚至是迪士尼化(張婉真,2012)。

在程教授(2016)文章中也提到,博物館也應引領原本只是「看熱鬧」的觀眾,透過展示這座橋樑,進入到「觀門道」的殿堂。如果展覽故事是內在中心思想,那麼展示設計就是外在表達。在思考如何透過展示設計增加觀眾的共鳴或互動之前,需先思考展覽整體詮釋規畫,構思展覽故事。代表內在思想的展覽故事也必須是能引起觀眾共鳴的,而不是僅著重外在的展示設計華麗的展現。更重要的是,展覽展示設計也不該為了譁眾取寵而失去展覽原有定位和使命。


 參考資料: 

1. 蕭瑞麟(2016年02月05日)。博物館策展 不動轉變感動,中時電子報。2016年10月07日,取自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0205002541-260401
2. Brochu,L.(2003).Interpretive Planning: The 5-M Model for Successful Planning Projects. Fort Collins: NAI. 
3. Stephen E. Weil著,張譽騰譯,《博物館重要的事》,台北:五觀,2015。 
4. 張婉真(2012)。真實與虛構――科學展覽的敘事邊界,博物館學季刊26(3),頁71。http://web2.nmns.edu.tw/PubLib/Library/quaterly/201207_61.pdf 
5. 程延年(2016)。科博三十--新展示當訴諸「關鍵議題」!,科博館訊340期。 http://web2.nmns.edu.tw/PubLib/NewsLetter/105/340/5.pdf 

延伸閱讀: 
耿鳳英(2006)。虛與實:新世紀的博物館展示趨勢,博物館學季刊20(1)。 http://web2.nmns.edu.tw/PubLib/Library/quaterly/200601_81.pdf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