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北美館的關於兒童藝術中心"禮物"特展的徵件訊息,讓我不由得想起了研究所的一堂課和一件特別的禮物。
@博物館教育課,物件的故事
記得那是博物館教育的某一堂課,教授要我們在下禮拜帶一樣自己收藏的東西。
等到了下禮拜上課時,每個人拿出自己收藏的東西,並分別介紹這樣東西的來源與故事。
而後,教授居然將我們的蒐藏分成AB兩組,並要求我們用AB兩組的物件規劃出兩組展覽。A組物件的主人自然成為A組策展團隊,B組物件的主人就是B組團隊。透過剛剛物件的故事與來源,我們必須重新詮釋,規劃展覽主題和展覽脈絡故事線等,以及物件的展示方式。
這堂課讓我印象深刻,或許那是我第一次認識到展覽的雛形。
最有趣的是,原本的物件因為不同的主題,經過不同的詮釋和重新組合,而有了新的故事。
展覽,其實就是這麼單純的,看物件,說故事,透過物件的組成發展出新的詮釋或新的論述。有了這些基本的要件之後,再去想如何透過互動,讓觀眾更瞭解想要傳遞的訊息。這個互動並不一定非要是科技式的互動或是手的互動,可以是五官的互動,身體的互動,而更重要的是心的互動。如何與觀眾心靈互動,我想那才是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但我相信那也會是展覽最有價值的一部分。
@我的禮物--一對師生的心的互動
那麼,說到禮物,在看到這個徵件訊息時,我腦袋裡也忍不住開始搜尋,想想自己是否有收到過特別的禮物,可以提供參展的。
搜尋之後,我想起了一個禮物。很意外地,那不是歷任男友送的禮物,也不是多麼昂貴或稀有的禮物,
它,只是一個很普通的絨毛玩偶小熊,中間有著一顆愛心的那種,很常見的。(因為小熊不在身邊,所以無法拍照)
這個很普通的絨毛玩偶小熊可能是我收過的小熊裡面最普通的,但是,在我心裡,他的心意卻是最重最珍貴的。
這是十年前,我還是國中歷史代課老師時,學期結束前學生送我的小熊。
歷史課,前兩堂課總要先選出歷史小老師,通常都是由學生推選成績不錯的學生來擔任。幸好我長得還算討喜,所以學生緣一向不錯,常常很多人自願,有時總要經過一番激烈地競爭,總之,最後也選了成績優秀的副班長來當我的小老師。
但是那堂課下課後,有個看起來乖巧,聲音有點膽怯的女學生走到了我面前。這個女生,說起來並不十分起眼,但是我有印象,因為上課時,她的眼睛是帶著光芒地注視著我。
她有點害羞,支支吾吾地開了口。
“老師,我可不可以拜託你一件事”
我說,"你先說說看,什麼事?"
"就是....可不可以...我也想當你的小老師..."
在我還來不及開口回答之前,她又趕緊補上幾句話
"我知道我功課不太好,但是我會好好努力,可不可以給我一個機會.....“
我想也沒想,馬上就答應了。一來是想鼓勵這個害羞膽怯的小女生,她一定是鼓起很大的勇氣才來跟我說這些話,再者,也很謝謝她這麼喜歡我,這麼願意為我努力。
於是,這個班就有了兩位歷史小老師,是其他班級沒有的。
這個女生,後來的成績其實並沒有太大的進步,她也常常來跟我懺悔,說她會努力。
我從來沒有苛責過她,但說起來,我也不曾多花一些時間去加強她的成績,只想著順其自然就好。
代課的時間只有一年,之後我就要轉唸博物館學研究所了,對於離開,我並沒有多大的在意。但是對學生們來說,卻總像是重大事件,學期結束前,收到了許多學生給的卡片和禮物,寫著滿滿的鼓勵與祝福。
這個自願當我小老師的女生,也送來了她的禮物,並交待我回家才可以打開。
我清楚地記得,禮物上面的卡片是這樣寫的:
"老師,你要走了,我真的好捨不得你,知道你下學期不會教我們,我就一直哭。但是他們都說你是要去唸書,應該要替你開心,叫我不要哭。.......老師,你以後會不會記得我?.....(略)然後老師你不要生氣,為了送你這個禮物,我去打了幾天的工。老師你不要生我的氣喔....”
看到這些字,我的眼淚就不停地掉,天啊!這是多麼大的一個禮物呀!
後來,我還是把這個學生叫來小小念了一頓,雖然很感動,但是為了買禮物去打工,我還是有些心疼,也不希望她為我過於費心,影響學業或生活。
離開代課的學校之後,隨即北上唸書,未再與學生們聯絡,但是這個學生,和這份禮物,一直到現在都還珍藏在我心裡。這個禮物,也不只是一隻小熊而已。
很希望那個學生,後來能看見自己的價值,懂得自己有許多比他人更珍貴之處。(現在有些後悔,當時沒告訴她這些話)
沒有當老師以後,我其實偶爾會想起實習和代課那兩年的學生們,因為那是我短暫的教學生涯裡,最甜蜜也最美的回憶。
你們,是不是也有著特別的寶貝禮物與動人的故事呢?
歡迎來信與我分享,或許眾人的禮物也會重新凝聚出一個新的動人故事。2021/08/19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