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繩縣立博物館&美術館包含了博物館和美術館兩個部分,在同一棟建築物當中,分成左右兩大空間。博物館和美術館分別有常設展和特展,都是分開售票的。我們在閉館前一個半小時到達,時間有限,勢必要做一個取捨。最後我們選擇了博物館的常設展。
可能接近閉館時間,加上是吃飯時間,所以整個常設展空無一人,除了志工之外,就只有我們一組參觀人馬。雖然少了觀察日本人看展的機會,卻讓我可以安靜的參觀,享受一個人與展品和故事線對話的時光。
故事是從地球環境與生物的演化開始述說的,然後再按照時間介紹琉球王國各個時期的歷史,一直到現代。
整個展場沒有太多炫耀奪目的高科技互動,也沒有多到很誇張的模擬假人、假田、假動物等(-->臺灣博物館最新流行趨勢)
有的只是豐富的藏品,和適時點綴搭配出現的互動裝置,假人的出現也恰到好處,只是用以解說王國貴族的衣飾
而且整個故事線意外地簡潔清晰,太厲害了
要把一個錯縱複雜的歷史說得如此清楚明瞭又不失生動
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一直以來,參觀台灣的博物館時,尤其是常設展,我個人覺得最大的問題就是,故事線太過複雜紊亂,每個主題下面有次主題,次主題下面又有好多次次主題,然後連展品也搭配的好混亂
以至於看完之後,你無法清楚的知道這個展覽的梗概,反而留下紛亂的印象而已
對一般參觀者來說,有印象的大概只有那一個個很逼真的假人,以及假道具、假船、假田、假山、假水可以拍照。
當拍照的樂趣大過於與展品對話,博物館與遊樂園又有何分別?
不要懷疑,我說的就是蘭陽博物館以及台南的台灣歷史博物館的常設展。(很難想像博物館裡充斥著這麼多假的物件,我至今還無法接受。或許是為了引起觀眾的興趣,但未免也太多了,多得喧賓奪主,掩蓋了真正有價值的歷史物件。而且這兩個常設展的故事線都好亂,亂得我很難專心看完。每看到一半,就失去了原本記得的展覽主題,甚至被一些不知道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的展品搞得很糊塗。)
除了使用過多喧賓奪主的假道具去呈現展覽之外,台灣博物館常設展另一個問題就是太混亂,故事主軸不清晰。
事實上,要把一個歷史說得清楚本來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因為歷史事件發生得太多,物件又龐雜,要怎麼說得簡單、清楚又不失重點,我覺得是每個常設展展示腳本的重大挑戰之一。
之前在規畫一個客家博物館常設展時,我也曾面對這樣的難題。僅管整個展示腳本已按照歷史分期分區,述說臺灣的客家人故事。然而在每一區仍需要面對龐大的歷史資料,比如說,日治時期,一整個日治時期有那麼多的重點和故事可說,卻僅有50坪的空間可以展示,請問該怎麼述說?又該怎麼選擇適當的主題和展品?
所以,這時候,確定整個展覽的主軸(Big Idea)是很重要的,然後扣緊主軸去挑選出適合的故事、次主題和展品。這樣至少可以給觀眾一個清楚的概念(展覽主軸Big Idea)。當然要做到這樣,也並不是很容易的事。
事實上,最困難的就是"取捨"。
若是沒有很好的取捨,就很容易讓整個展覽變成一個百科全書,甚麼都想講(展示)、甚麼都要講(展示),結果甚麼都講不清楚。
沖繩縣立博物館常設展給我另一種展示的可能性。
這是整個常設展的平面圖。
看似普通,沒有太大的特別。最大的功力展現於,兩個不同顏色區塊的同時存在。
中間藍色的區塊,是以歷史作為分期的常設展,簡單清楚地述說琉球王國的歷史。而且主要是以正史、政治的演變、王國的歷史為主。展示的物件也都扣緊這個主軸。讓人看完之後能夠清楚地明瞭一個王國的興衰與政權更替。
那麼,環繞在藍色區塊常設展四周的土黃色區域又是什麼呢?
博物館將這些區塊定位為副展覽或次主題(Sub Exhibitions)
分別是以不同的部門去做空間的展示,包括自然史部門、考古部門、藝術與工藝部門、歷史部門和民俗部門。
每個部門在主要的歷史常設展之下,另外展示屬於次主題的重要藏品。這樣的好處在於,可以讓主要常設展保有清楚的主軸、架構。可是另外又能看見不同次主題的精彩,而且兩個故事沒有放在一起,所以參觀者的思緒不會打架。
比如說,宗教這個主題,一向是歷史脈絡中不可不說的重要發展,也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但是一旦放入主要歷史架構中,就很容易分散原本歷史的焦點。因此將宗教放入民俗部門展示區,另外訴說,便能很清楚的知道宗教的發展與重要性。同樣地,藝術部門也是如此,藝術的發展,和主要歷史、社會的發展是有關的,但若是放在主要架構下去述說,同樣也分散兩者的焦點,容易混亂,且能述說的空間反而有限。
這樣以常設展為主軸,主題展(次主題)為輔的做法,讓我學到重要的一課!
就像"眾星拱月"般,次主題襯托出常設展的光芒,讓常設展更為閃耀。在自己的位置,每個次主題也是綻放著自己的光芒,比如,自然史的標本讓人大開眼界、宗教的展示讓人震攝。回到常設展,又是一輪清晰而寧靜的明月。
多麼精彩、多麼精彩、多麼精彩!
除了這樣一種主副兩種主題用不同空間展現的展示方式之外,沖繩縣立博物館也讓我感受到一種反璞歸真的真理。目前台灣的博物館和展覽太多華而不實的展示設計,比如假人假道具,或是高科技互動裝置等,結果,反而讓人忽略了重要的展品。
沖繩縣立博物館的藏品展示,沒有很多聲光效果的展現,它們靜靜地待在那,以簡單的文字訴說自己的故事,卻更動人。這是一種安靜的力量,我期待,台灣的博物館與展覽有一天也能沒有太多裝飾,就能展示出最大的能量。
留言
張貼留言